寿光专业模壳施工

塑料模壳作为一种新型的模板体系,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外观类似中国古建筑中的藻井式天花板,非常整齐美观。由塑料模壳形成的密肋梁楼盖体系,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经济效益,已逐渐取代传统密肋梁结构体系,与传统的密肋梁结构体系相比,具有施工简捷、周期短、费用低、外观新颖、降低噪音等天然优势。实践证明:采用塑料模壳工艺体系,明显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具周转率,减少了劳动强度,保证了施工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其优势体现在:1、降低层高,与普通梁板结构相比,钢筋混凝土密肋楼盖刚度大,承载能力强,能有效降低层高100mm到300mm。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2、节省材料,在同样的荷载前提下,由于钢筋混凝土密肋楼盖自身的结构形式,更能充分利用材料,楼盖的刚度可达到同样高度的实心楼盖的0.8-1倍。从而可以大大节约混凝土用量和钢筋用量。跨度在10米以上,每平方米可以节约混凝土用量0.1倍到0.3倍,可以节约钢筋10到30公斤。3、减少模板工程量,使用现浇密肋楼盖,一般塑料模壳下面不用铺设模板,模壳安装完毕后,两壳子中间部分仅用模板。4、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塑料模壳施工工艺简单,在混凝土浇注后,10天-15天即可拆模。5、塑料模壳整体性能好,具有良好的延性,抗震性能优于普通梁板结构。

1、模壳与普通楼板相比较,刚度大、荷载大、整体性能好,楼板自重较轻,楼体自重减轻,梁、柱、基础配筋也减少,综合造价降低。 2、模壳肋梁的长、宽、高任意变化。设计师可根据楼板荷载的大小准确算出梁、筋的高度,不需按周转模壳的固定尺寸设计。3、模壳具有保温、隔音的效果。4、模壳与混凝土之间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它塑性较好,可以随着混凝土的温度变形而变形。 5、模壳施工工艺简单,在楼板底模铺好后,直接安放模壳,调整、固定模壳、最后绑扎小肋梁钢筋即可。6、模壳施工速度快,在混凝土浇铸后,模壳同混凝土结合在一起,不用拆模壳,省时省工。

塑料模壳拥有如此高的使用量,有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在它的使用寿命上面,因为塑料模壳维持的时间越长,相对来说它的性价比也就越高了,那么如何才能够将模壳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呢?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1:注意使用环境: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模壳的使用环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将模壳长期地放置于比较杂乱或是有腐蚀性气体与液体的环境的话,那么肯定是会给产品带来伤害的,对于寿命也是不利的,那么设计生产时对防腐蚀性、防火性和抗压性这些问题要考虑进去 。2:控制生产工艺:在建筑模壳的配方改进之后,大家也还是需要注意它的生产方式,在进行生产与建筑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地按模壳的使用说明上面的相关流程来进行操作,这样子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它的使用寿命,还有就是对于模壳的一些日常维护的注意,比如说每天更好都应该对于模壳进行全面的清洁处理,这样子才能够带来更好的效果。3:定期维护:大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对于建筑模壳的一些周期性的维护了,应该注意好每隔几个月,就将模壳进行全面的检修与维护,才能够让它的性能稳定,同时也应该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地去调试它的配方,才能够保证这个产品达到更优质的使用效果,可以达到实际建筑时的使用需求。公司定制各种材质各种型号的塑料模壳、空心楼盖、薄壁方箱、GRC薄壁箱体、建筑塑料模壳、建筑模壳、周转性模壳,欢迎来司洽谈选购。

我们的塑料模壳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建筑行业里面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很多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也知道简单的使用方式,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正确的使用它。今天我们就来寿光模壳讲讲关于塑料模壳的正确施工方法。(1)模板安装。模壳模板支撑方案按一般楼板模板支撑的方案要求布置,支撑完毕,先安装框架梁模板,最后铺设塑料模壳底部方木,并按1‰~2‰进行双向起拱。(2)弹钢筋和模壳安放位置线:按照设计排列图要求,在楼板模板上放线,保证后续肋梁钢筋绑扎和模壳安装的位置准确。依据轴线,专业模壳放出纵横向肋梁控制线,肋梁间即是安放模壳位置。在覆膜方木上放线可采用白涂料等代替墨汁,以保证所放线的清晰牢固。(3)框架梁钢筋安装(按常规进行钢筋安装)。(4)模壳安装(5)铺设预埋管线(6)模壳安装完毕后,浇注砼前,模壳外部粉刷脱膜剂,便于模壳脱膜减少破损。(7)混凝土浇捣(8)拆除塑料模壳前期准备(9)拆除塑料模壳过程。

塑料模壳结构混凝土浇筑过程:模具壳体的施工过程有很多,如果需要真正弄清楚,需要从每一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开始讲解,以便可以更好的把握整个制作过程,这里我们先来看看如何浇筑混凝土。塑料模具壳体的制造过程主要由以下4部分组成:1、将氯化镁和水以3:2的比例倒入容器中,搅拌使氯化镁完全溶解,使溶液的镁度达到26-30,作为备用使用。2、将氧化镁作为骨料与稀土粉充分混合,作为备用使用。3、将环氧树脂放入容器中,加入相应的偶联剂,搅拌均匀,将氯化镁溶液倒入混合物中,然后倒入人骨料的氧化镁和稀土粉,搅拌均匀。4、根据要制作的模具的形状和尺寸选择或制作模具,并在模具表面涂抹脱模剂。将步骤(3)制成的一层胶粘剂均匀地涂在涂有脱模剂的模具上,然后铺上一层碳纤维布并压实,再涂上一层胶粘剂。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达到预定的厚度,热量和压力(0.5 MPa),80 - 100℃,保温30分钟),脱模后形成。